無意的刻板印象

文/陳宣碩(台南一中)

楔子

性別議題吵是吵不完的,聲音太多,只能討論出最大公因數。這次「三生有性」為大家帶來精采活動,透過扮演遊戲、三大性別話題和古典文學,一同探討不同的觀點。

詞與性

“她是一位女教官”、”他是男護士”,這聽起來是正常的對話,不過你有沒有發現贅字呢?特別用性別修飾職業,強調人們覺得"不對勁”的地方,有人認為是性別刻板印象,有人覺得無傷大雅,但是無端貼上標籤這種事,每個人接受程度不一致,就跟很多耳孰能詳的例子一樣。你覺得理所當然,無意間卻造成性別歧視。

在學德文時,大家一定會被名詞的性別搞得焦頭爛額,在英文,也有區分男女的字尾,例如actor, actress,中文則是有堂表、內外祖父的爭議,隨著性別議題浮出檯面,”被”官方正名的越來越多,引發正反兩極的討論,有人支持正名,可以消除刻板印象;有人認為更動無意義,慣用就是慣用;還有認為語言是自然形成,無須人為介入,你怎麼看呢?

性與職

一位敬業認真的好老師,開設了一門性別教育的課,卻因為同性戀身分,面臨炒魷魚危機,支持老師留下的學生、抱有疑慮的家長、力求減少損失的校方和追求流量的媒體,各個陣營相互討論遊說,最有力的那方將影響老師的去留

"我不是歧視,但同性戀就是給人怪怪的感覺”

"老師是gay,教學內容一定會很主觀”

"異性戀老師就會客觀嗎?”

"你一直詪我講多元多元,但選項只有那幾個”

"好題材,給我上頭條!!!”

是不是有興趣加入體驗了呢?